一、典型事故案例
据网络媒体报道,美国伊利诺伊州9月29日晚9时25分左右,一辆运输液氨的罐车(29立方)发生侧翻、泄漏。
该起事故造成5人死亡(3名成年人和2名不满12岁的儿童);5名伤者已被空运至医院,目前情况不明。当地政府已将事发地周边半径约1.6公里范围内的约500人疏散。
液氨罐车运输事故在我国也时有发生。
例如,2021年10月27,沪昆高速公路曲靖段,发生一辆液氨罐车侧翻、泄漏事故,造成2人死亡。
二、液氨为什么危险
氨,又称为”氨气”,氮和氢的化合物,分子式为NH₃,是一种无色气体,有强烈恶臭的刺激气味。
为提高运输和使用效率,氨气通常加压后形成液氨。
按照《危险货物道路运输规则》(JT/T617),液氨属于第2类危险货物,联合国编号为UN1005。
液氨主要危险性为2类3项(毒性气体)、次要危险性为第8类(腐蚀性物质)。
一旦发生泄漏,氨气被呼入肺后容易通过肺泡进入血液,短期内吸入大量氨气后可出现流泪、咽痛、声音嘶哑、咳嗽、痰带血丝、胸闷、呼吸困难,可伴有头晕、头痛、恶心、呕吐、乏力等,严重者可发生肺水肿、成人呼吸窘迫综合症,甚至是窒息死亡。
另外,当血氨浓度增高,会造成中枢神经系统损害;情况严重时,氨气中毒严重的会造成心跳呼吸骤停。
三、液氨运输很重要
既然液氨这么危险,尽量不运可以吗?
不可以。因为氨太重要了。
知乎上曾经有一个问题:如果穿越回古代,你会带什么书回去?
该问题答案五花八门,在工程技术方面最常提到的是《土法炼钢》和《粗制氨水》。
可以看到,氨水的合成对人类来说也是非常重要的突破,几乎可以和炼钢相提并论。
合成氨是氮肥的重要成分。通过合成氨,人类首次彻底地采用化学合成的方式对自然循环进行干预,由此在自然循环中依靠自己的努力成为了类似造物主的角色,改变了过去靠天吃饭的状况。
除此之外,氨还是现代工业的重要原料,医药、人造皮革、尼龙、塑料、氨基酸等有机化合物的合成都离不开它。
四、液氨运输过程应急处置要点
在道路运输过程中,一旦液氨运输车辆发生事故,一定要按照《道路危险货物运输安全卡》的要求,停车、熄火并报告事故。
如果发生泄漏,驾驶人员需谨记:
不要接触或走进泄漏点。
空气中浓度超标时,建议佩戴过滤式防毒面具(全面罩)。
采用必要的措施,阻止泄漏物流入下水道。
尽快跑向上风口。
如果皮肤或衣服接触到氨气,用大量水冲洗。
请通过手机下载登录军工物流2.0app参与培训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