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6月25日夜间至28日四川盆地至华北黄淮和东北地区一带将出现区域性强降雨天气过程
22日至23日北方旱区已出现较明显降雨。河北南部、河南北部和东南部、湖北东北部、山东大部、苏皖北部和沿江及甘肃东南部、陕西南部等气象干旱区累计降雨量有30~80毫米,局地100~180毫米;各地同时组织开展人工增雨作业,上述地区土壤墒情得到明显改善。
预计25日夜间至28日,四川盆地至华北、黄淮、东北地区中南部一带将出现一次区域性强降雨过程。甘肃东部、陕西中南部、四川盆地及河南、京津冀、山东、辽宁、吉林、内蒙古东南部等地自西向东有中到大雨,其中四川东部、重庆、陕西南部、河南北部、山东中西部、河北东部、北京中东部、天津、内蒙古东南部、辽宁、吉林东南部有暴雨,局地大暴雨(累计降雨量普遍有50~70毫米,部分地区100~180毫米,见图1);降雨期间伴有明显雷电和短时强降水(最大小时雨量50~70毫米),北方地区并伴有雷暴大风或冰雹等强对流天气。
此次降雨过程波及范围广,雨带自西向东移速快,以对流性降水为主。25日夜间至26日白天主要影响四川盆地、甘肃、陕西、河南;26日夜间至27日白天持续影响四川盆地,并影响京津冀、山东、辽宁;27日夜间至28日主要影响东北地区及山东。
气象灾害风险预警:甘肃东南部、陕西南部、四川东北部和南部、重庆北部和西部、河南北部等地局地发生山洪和地质灾害的气象风险较高;河南北部、河北南部和东部、山东北部等地局地发生中小河流洪水的气象风险较高。
图1 全国降雨量预报图(6月25日夜间-28日)
二、历史过程比较
此次降雨过程与2016年7月18日至20日四川盆地至华北、黄淮一带强降雨过程(见图2)的天气系统、水汽条件和降水范围都较为相似,但2016年天气系统更强、降雨时间更长。本次过程大暴雨的范围和强度将不及2016年过程,但要明显强于刚结束的6月22日至23日降雨过程。
2016年7月18日至20日过程中,京津冀及山东西部、河南、辽宁西部普遍出现暴雨或大暴雨,其中北京中南部、河北东北部和西部、河南北部等局地累计降雨量达300~450毫米,河南安阳和河北石家庄、邯郸和秦皇岛等局地460~700毫米;北京全市平均降雨量212.6毫米。据国家减灾中心统计:受强降雨影响,北京、天津、河北、山西、山东、河南6省(市)共1600多万人受灾,325人死亡失踪,直接经济损失720多亿元,其中河北受灾最为严重。
图2 历史相似过程降雨实况图(2016年7月18日08时-21日08时)
三、关注与建议
北方地区虽尚未进入“七下八上”主汛期,在6月份出现如此大范围强降雨天气较为少见。此次降雨过程可能导致山东、河南、河北等旱区出现旱涝急转。建议:
一是北方地区加强防汛防灾工作。吉林、辽宁、内蒙古、京津冀及山东、河南等北方地区提前防汛备汛,做好抢险队伍和物资等准备工作;排查整治风险隐患,及时转移危险地方群众。另外,甘肃、陕西、四川、重庆地质条件较差,四川盆地降雨持续时间较长,需加强防范强降雨可能引发的山洪、地质灾害。
二是关注河北河南等旱区降雨情况,防范局地出现旱涝急转。22日至23日降雨已较明显改善山东、江苏大部、安徽北部、河南东南部等地土壤墒情。预计此次降雨过程对作物生长和农业蓄水储水十分有利,河北、河南、安徽、山西、陕西、甘肃等地土壤缺墒状况将进一步改善,大部地区干旱有望得到解除。但山东、河南、河北等地需注意防范局地强降雨可能造成的旱涝急转,低洼田块雨后及时排涝降渍。
三是加强城市暴雨灾害防御。北京、天津、济南、沈阳等地提前采取暴雨灾害应对措施,防范强降雨对城市交通、排水、电力通讯、城市运行保障和疫情防控工作的不利影响。
此次过程的强降雨落区和强度预报还有一定的不确定性,气象部门将进一步加强监测分析,每日更新发布最新预报预警信息。建议相关地区和部门及时关注各地气象部门的最新预报结论。
请通过手机下载登录军工物流2.0app参与培训学习